省慈善联合总会举办民法典知识讲座
来源: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宣传与募捐部 发布时间:2020-07-17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做好全国两会精神和“民法典”的宣讲工作,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7月17日上午,省慈善联合总会举办民法典知识讲座。十一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省慈善联合总会会长陈加元,省民政厅原厅长、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吴桂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厅长、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乐益民,省人防办原主任、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李杭,省民政厅原副厅长、巡视员、省移民办原主任、省慈善联合总会执行副会长廖卷清,省民政厅原副巡视员、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李刚,省建设厅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慈善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兼文艺宣传部部长周仲光,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国华,慈善文化发展研究院书画联谊部部长曹顺元,慈善文化发展研究院综合联络部副部长屠玥等同志及秘书处全体职工参加讲座。讲座由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国华主持。

9f3fd4461643245947f4d1b94d7f9c30.jpg

本会聘请浙江海通联合律师事务所贺宝健、陈砾、杨金祥、陈达、周遥彬五位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为本会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协助本会开展法律普及活动及培训讲座等,并由省慈善联合总会会长陈加元、执行副会长廖卷清分别为其颁发聘书。

d32e0f36fd64bb8e371a7f700480ab1b.jpg

3c47fc310566389d6f45fb1d9e43f144.jpg

聘任仪式后,浙江海通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一级律师贺宝健以“走进民法典时代”为主题,分别从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编纂民法典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民法典的主要内容、民法典与日常生活四个方面展开,对照此前规定,逐一讲解变化,并通过鲜活的案例,深入剖析,从案例中领会其规定意义及内涵。

231787465779354812da6954dc487134.jpg

一、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二、编纂民法典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总书记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就民法典编纂工作所作的请示汇报。编纂民法典遵循和体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足国情和实际、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五个基本原则。

三、民法典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包含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共7编+1260条。最后部分“附则”明确了民法典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的关系。

四、民法典与日常生活。从出生、权利、担保、隐私、婚姻、公德、继承七个方面,点评了每项条文修改的内容及目的,在实际生活中更具操作性。

结合本会工作实际,贺宝健律师列举慈善相关案例,将民法典与慈善工作相结合,从专业角度出发,对总会在捐赠款物的管理、信息公开以及捐赠人权益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民法典》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中国古典矜恤老妇幼残,体现了扶助社会困难群体的文化传统,特别注重对弱者利益的保护,与慈善的宗旨相融贯通。民法典“飞入寻常百姓家”,浸润到生活、工作中的各个细节,将依法、有力护航我们的美好生活。

责编:范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