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以慈孝文化带动“好人社会”建设
来源:浙江老年报 发布时间:2022-12-12

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慈孝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传承百年的蔡氏宗祠,还是如花园般的新校区,抑或是社区、企业,潘火人一直追寻着播撒慈孝文化种子的新路径。

近年来,潘火街道将慈孝作为家风的核心内容,深入挖掘家文化,把慈孝文化和家风建设结合起来,街道上下和谐氛围更加浓郁,以慈孝文化事业带动“好人社会”建设。同时,关心关爱下一代,强化慈孝文化传承,以榜样引领共育慈孝品牌。

政府引领慈孝阵地“多点开花”

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在社区着力引导慈孝文化的同时,推动企业领域慈孝文化覆盖,政企联动,共同建强建优慈孝阵地。

街道内建起包含慈孝元素的文化阵地。打造两公里的鄞州区首条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健康步道。居民休闲健身同时,随时“呼吸”慈孝文化气息。

潘火街道金桥花园社区以“悦”为主题,探索推出“悦家”文化,设立“悦家园”家风馆和家风文化楼道。前不久,辖区内“悦福堂”居家养老服务站从300多平方米升级到850平方米,满足社区老年人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需求。今年底,社区还将成立“乡贤慈孝基金”,举办社区首届“孝老爱亲”家庭评选活动,培树慈孝榜样。

企业要有生命力,企业文化建设必不可少。自2003年设立“敬老基金”以来,辖区内的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每年为年满65周岁的员工父母发放敬老金,累计已有4000余人次受益,发放费用超过200万元。

家校共传慈孝文化

潘火街道十分注重慈孝教育从娃娃抓起,“慈孝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东南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三礼”教育,即贤礼家人、施礼旁人、达礼众人。学校结合传统节日,定期组织开展慈孝文化活动,学生课后拓展作业中也加入慈孝内容。东南小学金达路校区德育主任告诉记者,通过慈孝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学生们身上的任性、娇气少了,对父母的体谅、关心多了。

2008年,德培小学两名学子受邀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三字经》修订版全国首发式。学校以此为契机,进行《三字经》进校园课程化实践和探索。每年9月,德培小学新生课程中,都安排一节《三字经》启蒙教育。课上,老师向学生们讲述“孟母三迁”等《三字经》故事。

蔡氏宗祠传承慈孝理念

潘火街道中塘河潘火桥畔,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蔡氏宗祠正重新焕发光彩。如今,慈善奉献与敬老助老实现有机结合,社区里慈孝义举蔚然成风。

2016年,潘火桥社区启动家风家训推广工作。居民们以家门口的家风家训自我约束,互相监督,涌现出许多在善行孝义方面尤其突出的家庭。

2017年初,潘火桥社区举行“‘百善孝为先’我为妈妈洗脚”活动。有的社区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未能参加活动,深感遗憾。“阿公,你脚趾甲该修了,改天我上门来给你剪。”志愿者向老人许下承诺。随后,志愿者便带着工具上门服务。为孤寡老人修剪指甲也成了潘火桥社区开展的特色志愿服务之一。

2017年10月,潘火桥社区成立纤源坊工作室,30多名巧手厨娘、绣娘组建成一支巾帼志愿队,将慈孝文化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常态化开展。今年端午节,志愿者将颇具宁波老底子味道的碱水粽送到困难老人家里,为他们送去节日祝福与浓浓关爱。

[书记说]

公园长廊的草木石刻、社区家风馆的格言金句、学校孩童的言行举止,还有立于社区的家风家训墙面文化……走在潘火,随处都能感受到慈孝文化朴素而又深沉的积淀。

我们突出以点扩面的“三共”工作法,即政企联动共建慈孝阵地、家校携手共传慈孝文化、榜样引领共育慈孝品牌,让慈孝文化成为潘火街道文明乡风中一道亮丽风景。

——鄞州区潘火街道党工委书记 庞超静

责编:史历